2020-05-17 16:02:17 来源:太阳集团www0638vom 浏览数:0
为做好太阳集团www0638vom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青岛农业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学院成立以学院分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和各专业(领域)复试小组组长组成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院工作小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副组长是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各专业(领域)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由5人组成,设组长、副组长1人,另设秘书1人。复试小组按照工作规范要求组织本专业(领域)考生的面试、英语口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考核等有关复试内容。另外,每组设置专职督察员以及技术保障人员各1人,负责监督复试小组的工作和保障复试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人员实行回避制度,有直系亲属和利害关系人参加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相关人员不得参与到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中。
二、复试
(一)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
专业(领域)方向 |
招生计划数 |
||
全日制 学术学位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资源方向 |
16 |
环境方向 |
14 |
||
全日制 专业学位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资源方向 |
14 |
环境方向 |
7 |
||
联合培养计划 |
2 |
||
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资源方向 |
4 |
环境方向 |
2 |
(二)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条件
1.复试成绩要求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术学位初试成绩总成绩不低于253分,英语一成绩不低于33分,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33分,业务课一不低于50分、业务课二不低于50分。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学位初试成绩总成绩不低于253分,英语二成绩不低于33分,思想政治理论不低于33分,业务课一不低于50分、业务课二不低于50分。
我校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专业学位类)为总分不低于252分,单科不低于24分。
2.复试差额比例及第一批复试考生名单
复试差额比例150% 。根据复试差额比例,按照达到专业分数线第一志愿考生的初试总分由高到低排名确定第一批复试考生名单(详见附件) 。
对于在各批次复试规定的时间内调剂后仍达不到招生计划的,按照实际人数组织复试。
(三)考生复试资格审核
按照研究生部(处)网站公布的《青岛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青岛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组织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考生身份、学籍学历等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复试资格审核不通过者,不予复试和录取。
考生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1. 复试资格
(1)符合我校2020年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的报考条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报考条件。
(2)应届本科毕业生应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有效期内的学生证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https://www.chsi.com.cn)本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电子证明材料。
(3)往届毕业生应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https://www.chsi.com.cn)本人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因故不能提供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等电子证明材料。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除需提供以上(2)或(3)所需材料外,还需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电子证明材料。
(5)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电子证明材料。
2.加分资格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享受加分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跟研究生招生办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加分资格。
(四)复试方式、内容及考生成绩记录方式
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使用学校规定的远程面试系统进行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参加加试科目考试。
1.加试科目考试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前应加试报考专业规定的两门加试科目(详见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专业加试科目)。加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合格线为60分。加试通过考试时随机抽取试题,考生进行在线口述作答的方式进行,时间为20分钟,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考生复试总成绩,成绩达不到合格线要求者取消复试资格。
加试科目考试将安排在综合测试的前一天。
2. 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包括专业课考试、面试、英语听力与英语口语四个复试项目,综合测试考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满分100分。综合测试各项目分值分别为专业课考试共30分、面试共60分、英语听力5分、英语口语5分。综合测试总成绩达到50分为合格,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1)专业课考试
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时随机抽取试题,考生进行在线口述作答。
考试科目:资源学科为植物营养学,环境学科为环境学概论
(2)面试考核基本内容
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时前三题为随机抽取试题,考生进行在线口述作答;后一题为考官口头提问,考生即时作答。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创新能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考生)或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考生);
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期间学习成绩(成绩单)、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荣誉或奖励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考生应提前准备好学业成绩单、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证书、奖学金证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奖证书、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实践(实验)能力材料(参加专业实践成果材料、操作过的大型仪器设备清单等),其他荣誉或奖励证书、专家推荐信等电子材料(具体提交材料及要求以“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公布”为准)。
(3)英语听力及英语口语
主要考核考生的英语听说等交流能力。以网络远程方式进行,复试时考官以英语口头提问,考生即时以英语作答。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考核结果以合格、不合格计,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状况、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通过审查档案材料、单位鉴定意见和面试、面谈等方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函调”的方式。考核结果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4. 其他
因设备、技术或网络等原因达不到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第一批次复试考生应至少提前三天告知复试学院,其他批次考生应在填报调剂信息时即告知复试学院。
(五)复试具体安排
1.缴费
实行网上缴费,复试费180元,未缴费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2.复试时间安排
第一批次复试:环境学科5月18日上午8:00-12:00
资源学科5月18日下午14:00-18:00
第一批次复试考生为进入复试的报考我院各专业(领域)的第一志愿考生.其他批次考生复试时间以调剂系统发放的复试通知为准。
(六)体检
考生入学后组织。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并且无传染病。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具体体检安排另行通知。
三、调剂
(一)调剂基本要求
1.本科所学专业应为与我院招生专业(领域)相近或相同。
2.其他调剂基本要求见研究生处网站公布的《青岛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二)调剂程序
1. 考生应当于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填写调剂申请,学校每次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
2.学院工作小组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按照统一标准筛选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审核合格后通过调剂系统发放复试通知。未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可在填写志愿24小时后自行更改调剂志愿。
3.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超过24小时未接受的视为自动放弃),并在规定时间网上缴费、参加复试。
4.学院组织复试并及时公布复试结果。
5.所有拟录取的调剂考生,由研究生处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
6.拟录取的考生必须在我校发放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同意待录取,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四、录取
(一)总成绩计算方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5×70%+综合测试成绩×30%。
(二)总成绩排名方式
1. 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按复试专业(领域)方向总成绩分别排名。
2. 按各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分别进行总成绩排名。
3. 总成绩相同的考生排名顺序按初试英语成绩排序,如若仍然相同则按专业复试成绩排序。
(三)拟录取名单确定方式
1.各专业(领域)拟录取人数不得多于学校下达的招生计划。
2. 按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进行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3. 拟被录取的各专业(领域)考生选择同一导师的,根据专业(领域)分配给导师的招生计划数,按照选择该导师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依次排名确定。
4. 未参加复试的考生不予录取。
5. 已接受我校拟录取通知的全日制考生,符合非全日制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相同专业,但必须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其他已接受拟录取考生不再接收其校内调剂申请。
(四)录取类别
1. 非定向考生:档案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非定向研究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 定向考生:档案不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研究生,录取前考生本人、工作单位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定向就业单位工作。
(五)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研究生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相关工作制度
(一)责任追究制度
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中,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监督制度
学校领导小组对整个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组织过程、招生计划、调剂政策执行、专项招录、信息公开情况等重要事项的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同时,学校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凡是发现在复试录取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招生录取规定和纪律的,均可向我校研究生处和校纪委举报,举报电话分别为0532-58957598,0532-58957340。
(三)信息公开制度
研究生处、本学院将在网站开辟专栏,准确及时公布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和细则、复试考生名单和拟录取名单、咨询和申诉渠道等复试录取信息,并按照“谁公开、谁把关”“谁公开、谁解释”的原则,做好对所公开信息的审核把关和解释说明工作。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拟录取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
(四)复议制度
考生如果对复试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向学校领导小组投诉和申诉(投诉电话0532-58957598)。学校领导小组进行核查、处理,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属于对政策执行存在异议的,采用书面或口头答复申请人;属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的,由学校纪委进行调查,并按《信访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书面答复。
六、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
1. 我校与中国环境科学院根据联合培养协议设立农业硕士-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领域代码:095132)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为2人。
2.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招收的研究生除课程学习外,在中国环境科学院进行培养。
太阳集团www0638vom
2020年5月12日
附件:
太阳集团www0638vom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
序号 |
考生号 |
姓名 |
专业 |
类别 |
研究方向 |
1 |
104350610000369 |
赵昕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土地资源利用学 |
2 |
104350610000371 |
陈猛猛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土壤学 |
3 |
104350610000368 |
宋尚法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土壤学 |
4 |
104350610000353 |
范树生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土壤学 |
5 |
104350610000351 |
高启港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6 |
104350610000359 |
张赢心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土地资源利用学 |
7 |
104350610000341 |
杨晓倩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8 |
104350610000340 |
安琪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土壤学 |
9 |
104350610000348 |
王志琳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0 |
104350610000350 |
王锦艺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1 |
104350610000342 |
陈琪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植物营养学 |
12 |
104350610000346 |
王淑娴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3 |
104350610000331 |
马秉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4 |
104350610000343 |
潘美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5 |
104350610000370 |
衣海玲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土壤学 |
16 |
104350610000347 |
梁浩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7 |
104350610000337 |
张浩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8 |
104350610000352 |
蔺哲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19 |
104350610000355 |
张成龙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植物营养学 |
20 |
104350610000364 |
李久洲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植物营养学 |
21 |
104350610000354 |
李嘉鹏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全日制学术学位 |
农业环境保护学 |
22 |
104350610000590 |
陈昊晗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全日制专业学位 |
农业资源利用 |
23 |
104350610000594 |
陈碧伟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全日制专业学位 |
农业资源利用 |
24 |
104350610000583 |
张思辉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全日制专业学位 |
农业资源利用 |
25 |
104350610000585 |
许长会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全日制专业学位 |
农业资源利用 |
26 |
104350610000584 |
贾立春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
农业资源利用 |
27 |
104350610000581 |
刘建功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
农业资源利用 |
28 |
104350610000592 |
颜士勇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
农业资源利用 |
编辑:范敬文
责任编辑:刘晓琳